当前位置: 首页 > 聚焦

全球热消息:一碗印江绿豆粉 足以慰风尘

发布时间:2023-02-24 13:27:05 来源:多彩贵州网

家乡美食,是人们最深的乡愁

时光将味道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

随生而生,永不磨灭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在印江,有一种美食

无比简单,却难以复制

那便是这一碗热气腾腾的绿豆粉

春节回家和家人一起配合制作绿豆粉

在欢声笑语中品尝美食

那便是人间至味清欢

绿豆粉是印江的传统食品。其制作常用黏米4份,绿豆1份,也有酌减绿豆加少许黄豆的。分别入清水浸透,绿豆搓去豆衣淘净,然后混合磨成浆,把大铁锅烧至七八成火候,用菜油抹锅,用瓢舀起适量米浆沿锅口旋淋下去,以木制的半圆刮子刮匀,加盖稍焖,即成圆形粉皮,待皮由白变成豆绿色,即可翻烙起锅晾于竹竿,冷透折卷,切成丝条即成。绿豆粉制作精细,粉皮厚薄均匀、绵韧,切丝成条不断,人锅绵软,口感香腻。

印江人喜欢绿豆粉,我自小便有深刻印象,儿时若是随父母去赶集,父母都会带我去“吃少午”或“吃碗粉儿”,而这里的“少午”或“粉儿”指的就是印江绿豆粉了,它就是印江人的乡愁——绿豆粉。

印江人从外面回来,都要去吃一碗现煮的绿豆粉,一碗看似简单的绿豆粉,更成为他们离家归来后,记忆中最想念的独特味道,吃了绿豆粉这才算是回到了家。

“这是我们土家风味。祖祖辈辈都爱吃,绿豆有营养,而且价格合理,基本上能够接受这个价格,经济实惠,所以大家都爱吃绿豆粉。”82岁的马兆飞老人说。

在位于印江县城老干局附近,程德森家的绿豆粉加工作坊里一派繁忙,程德森和她的妻子在忙着淘米、配料、磨浆,4台全自动电饼铛机火力全开,程德森熟练地把米浆舀进电饼铛,摊匀、抹平,盖好盖子,不一会,一张张饼状的绿豆粉起锅,香气扑鼻。

程德森致力于绿豆粉的标准化生产加工,并通过技术创新,根据顾客需求添加辅料,口感独特、气味清香,深受顾客喜爱。

“以前在北京务工,经济收入也不是很稳定,小孩长大了,就想回乡创业。从小看父母做绿豆粉,我也选择了做这个,后来慢慢把质量做好了,销路也就打开了。春节期间一天能卖2000斤,我们是24小时两班人做,收入还可以,比在外面强。”作坊主程德森店家高兴地说。

后来,随着快递,网络平台行业的迅猛发展,程德森也抓住时机,利用网络宣传销售,为在外的印江人邮寄家乡的土特产,他家的绿豆粉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,甚至远销加拿大,让远在外地的游子也解了乡愁。(杨丹 王洋)

关键词: 家乡美食 厚薄均匀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时代艺术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